一、研究缘起
笔者在本院教学的同时,也在某中学代有英语课,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甚浓,但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他(她)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逐渐减退。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词及其用法记不住,词汇量的增大令其望而生畏,甚或有“惶恐”之感。因此,作为教师努力搞好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学法指导,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其突破英语学习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激发和维持其学习兴趣,减轻其记单词的心理负担和由于死记硬背造成的课业负担,解决教与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英语教学的顺利进展。
二、“相似论”、相似诱导教学思想与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相似论是在钱学森先生指导下由张光鉴先生潜心研究出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它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广泛存在的相似运动、相似联系与相似创造规律的学说,属于科学的思维理论”。.相似理论认为,“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人的学习、记忆、认识世界都离不开相似。人总是先从事物的形式相似人手,然后才去认识事物运动的相似、结构的相似、联系的相似,才能认识到事物千变万化中那些相对不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的。就是发明创造也首先从相似得到启发,比如从蛛网到鱼网、从飞鸟到飞机、从蝙蝠到雷达、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从人手到各种机械抓斗、从人脑到电脑等等,所有创造发明无不源于隐性支配作用的相似。
“相似诱导法就是采用与追求目标相关的因子反复激发大脑,使大脑信息作‘相似’集中,并在联想过程中受到启迪,最后实现目标最优化。相似是同与变异的统一,诱导指在相似基础上去引发可以牵动的线索。相似诱导教学模式是遵循相似理论,把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最新成果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包括相似集中、相似建构、相似匹配、相似激活和相似创造。相似集中就是采用与追求目标相似的一切因素、一切线索、一切条件,反复激发大脑,从而使大脑中存储的信息与目标相关的相似信息相对集中起来。只有相似集中,大脑的记忆网络、信息组块才能相似建构形成。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指大脑醒觉与信息的互动态。就是说人在思维过程中,不断输入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问不断交流或重叠,或参差,或交融,或互渗。那些相同、相近、相似的信息,往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相对集中的信息块(信息单元)即相似块,平常被集存在意识仓库中而处于静态结构,一旦受到外界相似信息的诱发、刺激,原来混沌着的‘相似块’就会有序与之匹配、交合、靠拢,从而使原有的相似块不断扩大,乃至形成新的相似块或相似块群。人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等就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相似创造隐含着创造过程及根源。
笔者认为,英语词汇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相似”莫过于词的发音相似,拼写相似和词义相似。因此,将“相似诱导”教学模式基本结构的诸要素具体运用到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一)对单词的读音与拼写进行相似诱导
即在一个单元内的词中找出与以前所学的词有共同的音、形部分的词,对它们进行“相似集中”展现,诱导学生迅速发现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达到见词能读、听音会写的高境界。若能将这些词串成句子,则更上一个层次,因为遣词造句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且含有相同音素的词在一个句子里高频率复现,强化了学生对音、形规律的掌握,同时兼顾了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音、形、义的综合复习而无偏颇.
对音近词在句子中进行比较,即把那些读音相似、容易混淆的词挑出来放在一块对比、辨异并在句子中得到操练。这样可使学生避免混淆其读音,避免在听力测试和口头交际中出现错误口音信息的干扰而影响接收信息的准确性。
(二)对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相似词”词义及用法进行相似诱导
即把学生容易混淆的词归结到一起,串在一句或一段话里,让学生通过诵读去品味、领悟,继而通过老师的解说、点拨,进行辨析性诱导。帮学生总结归纳,同时援以教材中的例句进行佐证,使学生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从而达到准确掌握运用相关词汇的目标。
(三)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词义及用法上的“相似诱导”
由于初中教材里有不少多义词,故在教学或复习到这些词时不妨把它在前面已出现过的词义一并复习,并把这些词的不同词义集中构建在一个句子或一段文字里,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揣摩,继而将教材中的原句列举出来作为参照对比,使学生在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活于教材的感受中达到综合复习多义词的目标,使多义词在“相似诱导”中得到复习巩固和运用。
(四)进行“相似创造”
即仿照课本中的对话或课文,把一个单元内大纲所要求掌握的所有词汇汇集、编写成新的对话或一篇短文,通过组词成句,汇句成篇,让学生在有一定情境和意义上的上、下文中学习(复习)该单元所有词汇,达到整体掌握、综合复习的高潮,可使学生既在语言材料中巩固词汇识记效果,又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试图体现师生互动,教法与学法的互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性的教带动学生创造性地学,把认知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的词汇量由量的积累到悟性活化,从而真正体现科研兴教,注重学习过程中情绪的高涨、思维的深邃、想像的张力、崭新的体验、创造的愉悦。通过培植兴趣,牵引学习的动力,使教学过程、境界及效果得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