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研究成果,影响学习者使用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包括学习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前者如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性格、学习观念和外语水平等;后者则包括外语学习环境、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年龄不同和外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使用外语学习策略时在质量和数量上往往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少儿使用的学习策略更简单,成人使用的学习策略更复杂;少儿通常利用形象记忆,成人则通常利用逻辑记忆。而外语处于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通常比初学者使用的学习策略更多。国外关于第二语言(含外语。下同)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几乎都是针对西方国家的第二语言学习,调查对象的母语、学习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等与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与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值得认真推敲。此外,虽然学习者的性格和学习风格等早已被普遍认为是影响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外对这些因素的实证数据还不够充分,有待于深入研究。
2005年,我们进行了一次“中学生性格与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相关性”的调查。本文即是对这一调查的研究报告。
一、调查概述
(一)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外向型和内向型中学生使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如果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不是,原因何在?
(二)受试
调查的受试是广东省佛山市部分初中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共发出问卷85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卷688份。本文所指的受试即递交了有效问卷的这688名学生,其中初二学生354人(男生162人,女生192人),高二学生334人(男生150人,女生184人)。
(三)工具
本次调查使用的测量工具是自行设计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调查问卷”,分为“个人背景资料”、“问答题”和“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三个部分。“个人背景资料”较简单,仅要求受试提供性别和学历层次的信息。
“问答题”的目的在于测量受试的性格。除了少数文字改动,基本采用了文秋芳教授设计的性格自我测量题[2],一共15道题,每题1分,每道题均有A、B两个选项,要求受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答案。计分方法是将B项的得分数相加。8分及以下者被视为内向型学习者,9分及以上者为外向型学习者。“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共包括28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其中形象记忆策略2种(包括利用画面和形象思维)、联系记忆策略10种(包括利用个人经历、利用事物分类、利用同义词、利用反义词、利用上下文、利用词语搭配、利用关键词、利用相对关系记忆可分等形容词、推敲生词的拼写形式、推敲生词的发音特点)、构词法记忆策略1种(即利用构词法)、工具记忆策略3种(包括利用生词卡片、利用英语录音、利用英语软件)、复习记忆策略2种(包括用生词造句和用英语解释生词词义)、机械记忆策略7种(包括读生词、写生词、背生词、背短语、背课文、背词汇表、背词典)、动作记忆策略1种(即做动作)和娱乐记忆策略2种(包括看英语节目和唱英语歌曲)。每一种策略都附有“常用”、“不常用”、“不用”三个选项,要求受试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答案。
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够较全面且较客观地反映受试对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我们为纳入调查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确定了以下两条原则:1.它们是学生为了对英语单词进行有效编码、储存和检索而采取的措施;2.学生对它们比较了解或熟悉。
因此,以上列举的28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既包括了无法观察到的心理活动,也包括了可以观察到的具体行为,主要源于文献资料、对有关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我们自身学习英语词汇的体验等三个方面。为了有助于受试正确理解问卷列举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我们对策略的表述力求通俗易懂,对有些可能不便理解的策略还附有举例说明。例如,在列举“利用相对关系记忆可分等形容词”策略时,我们在其后的括号中有意加了这样的举例说明:“如根据‘大’和‘小’的相对关系,把huge(巨大),big(大),medium-sized(中型),small(小)和tiny(微小)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
二、调查结果
根据统计,在688份有效卷中,外向型受试为468人,内向型受试为220人。
对这两类受试使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选择结果分别作了观察频数统计之后,我们接着计算出了所有观察频数的期望频数,并对每一种策略的每一组数据分别作了x2独立性检验。
根据所获数据,在调查的28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中,外向型和内向型受试仅仅在利用画面、背词典、看英语节目和唱英语歌曲等4种策略的使用上才具有显著差异,使用其它24种策略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忽略不计。
在具有显著差异的这4种策略中,外向型受试的“常用”人数百分比都高于或远远高于内向型受试(高出的幅度介于9—17%,其中看英语节目和唱英语歌曲分别高出10%以上),“不用”人数百分比都低于或远远低于内向型受试(低出的幅度介于6—1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向型和内向型受试在上述4种记忆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它策略的使用上却似乎基本趋同。甚至连两类受试“常用”选项人数居前4位的策略也完全一致。外向型受试“常用”选项人数居前4位的策略依次是“背生词”(378人,约占同类受试的81%)、“读生词”(367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8%)、“写生词”(352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5%)和“背短语”(336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2%)等4种机械记忆策略;内向型受试“常用”选项人数居前4位的策略也依次为“背生词”(182人,约占同类受试的83%)、“读生词”(171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8%)、“写生词”(159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2%)和“背短语”(157人,约占同类受试的71%)。
因此可以说,虽然性格差异对中学生使用某些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涉及的策略较少。外向型和内向型中学生在大多数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使用上情况基本趋同,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论
我们认为,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也许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性格虽然是影响学习者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如前所述,制约学习者选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很多,有学习者本身的因素,如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动机、态度、第二语言水平等,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第二语言教学环境、学习任务的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性格只不过是这些因素当中的一种,与所有其他因素一起对学习者选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产生作用。
由于本次调查的焦点是性格对中学生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影响,我们对其它因素在这方面的作用没有进行任何调查。例如,现行的以通过高考为目标的英语教学环境对学生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没有做任何实证研究,因而也没有任何数据可以用于论证。但是,可以设想,像这样一种以通过高考为目标的英语教学环境不可能不对学生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有可能比性格的影响还要大。本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外向型和内向型中学生对24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使用情况基本趋同也许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非性格因素对学习者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在强调性格因素对中学生使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具有制约作用的同时,决不能以一概全,把中学生使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所有差异都归于性格差异,而同样应该重视其它因素的影响。
其次,即使性格对中学生选用其它英语学习策略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他们选用词汇记忆策略的影响力似乎相对较小。
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不同性格的界定通常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前者指性情活泼开朗、内心活动易于表露,喜欢与他人交往,后者则刚好相反。
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方式上,这两类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具有明显的差异——外向型学习者倾向于群体学习,内向型学习者则倾向于独自学习或与熟悉的伙伴一起学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记忆作为外语学习的直接策略之一,往往是以非群体活动或行为为主。就这一点而言,内向型和外向型学习者一般没有较大差异。加上教学环境、教学要求、考试形式等因素基本趋同,他们选用大致相同的英语词汇记忆策略也许在情理之中。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即使性格对中学生选用其它英语学习策略具有重要影响,但对于他们选用词汇记忆策略的影响力似乎相对较小,涉及的词汇记忆策略不可能太多。
外语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学习者使用外语学习策略的因素非常多。本调查只不过是针对性格对中学生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影响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可能会有一些启示。但由于学习者年龄、态度、外语水平、学习任务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原因,所获数据和结论充其量也许只能说明中学生选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某些特点,不能阐释其他学习者群体(如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情况,也无法阐释外语学习者使用其它学习策略的情况。这或许正好进一步说明了外语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深入开展外语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